助力民营医院改革 让老年人享受到医养服务,“唯有改革才能生存,唯有改革才能满足百姓对医养的需求。”陷入困境的蓝鹰医院董事长韩海卫在万般无奈中意识到,不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,单纯走公办医院的老路,民营医院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。
“唯有改革才能生存,唯有改革才能满足百姓对医养的需求。”陷入困境的蓝鹰医院董事长韩海卫在万般无奈中意识到,不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,单纯走公办医院的老路,民营医院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。
要改革,怎么改?在区卫生局和民政局的帮助指导下,一个大胆的思路从韩海卫的脑中“跳”出:创办养老院,走医养结合之路,满足百姓的需求。
卧床老人能站立行走了
蓝鹰医院地处虹口区三门路,由于是条断头路,又地处虹口、闸北、杨浦、宝山四区交界处,周边居民看病不太方便,相当多的老年患者家属把医院当成了家庭病床,进了医院就问有没有病床。
这使医院方看到了患者的需求,改革就从百姓最需要的方面入手。2009年,经市民政部门批准,本市首家集医疗、护理、康复、养老为一体的社会办医疗养老机构蓝鹰敬老院在四区交界处诞生了。
家住场中路755弄,今年86岁的全兰芳,多年前因患脑梗导致右半身瘫痪,经常需上医院就医。而每次上医院,全兰芳的女儿许慧萍都要动员全家人,将老人从四楼抱下楼,“上一次医院比登山还难。”
许慧萍告诉记者,“我们不懂护理知识,只知道一日三餐,吃饱睡好,久而久之,母亲整天以床为伴,生活质量很差。”2011年,许慧萍陪母亲到蓝鹰医院就诊时,得知这儿有医养结合的养老院,许慧萍似乎“看到”了希望,她把母亲安顿在蓝鹰养老院,护理人员熟练的护理手势,加上医院方每天上门查看,使得许慧萍安心不少。更可喜的是,母亲如今还能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,到院子里晒太阳、自己吃饭、站立行走了。
老人有了托底医疗服务保障
三人一间,一位护理人员照料,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护理,老人一旦得病,10分钟之内,医务人员就到场了。而医院开辟的绿色通道,则使旁边的养老院老人和家属不用再担心送医的问题。
韩海卫告诉记者,蓝鹰养老院收住的大都是生活难以自理或患有各种疾病的老人,一般养老院因缺乏医疗条件而难以收住,作为医养结合的养老院,有着充分的医疗护理资源,使这部分老人有了托底医疗服务保障,享受到“有病不出门”的医养服务。
记者在蓝鹰养老院看到,120个床位的养老院已是床无虚席,韩海卫说,现在每天都有人前来登记,要求入院,但由于床位紧张,登记的人往往要三个月至半年才能入住。从当年的整幢楼空置,到如今的床位供不应求;从五年前的医院年门诊10万人次,到如今的年门诊16.5万人次,年门诊人数上升了近62%,韩海卫感叹,如果不是当年的问题“倒逼”出改革,蓝鹰医院不会有今天的成绩。
改革使蓝鹰医院突破了原有的办医模式。养老院的设立,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最大化,而医院的发展又为养老院提供了及时而又可靠的医疗保证。韩海卫向记者透露,自己正在寻找新的适合场所,比如老厂房等,准备再开一家医养结合养老院,为地区有困难的老人解决入住难的矛盾。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(责任编辑:晓靓)
995健康网-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.995jk.com 站长邮箱:271533443@qq.com
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
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9001066号